1、鞍前马后 解释: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2、伯乐相马 解释: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3、不识马肝 解释: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4、车殆马烦 解释:殆:通“怠”,疲乏;烦:烦躁。形容旅途劳顿。
5、车水马龙 解释: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6、车填马隘 解释:指车马填塞门庭道路。形容宾客众多。
7、东风马耳 解释: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8、二童一马 解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9、肥马轻裘 解释: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10、弓调马服 解释: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11、光车骏马 解释:装饰华丽的车马。
12、归马放牛 解释: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13、裹尸马革 解释: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14、练兵秣马 解释: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15、马毛蝟磔 解释:蝟,同“猬”。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16、马如游鱼 解释:同“马如游龙”。
17、马入华山 解释:《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因以“马入华山”表示天下太*,不再打仗。
18、马咽车阗 解释:形容车马繁多,非常热闹。
19、枚速马工 解释:工:工巧;速:速度快。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20、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21、马革里尸: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22、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23、牛骥同皂:比喻贤愚不分。
24、鞭长莫及: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25、马齿徒长: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26、按图索骥: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27、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28、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29、鞍前马后: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30、匪匪翼翼:匪匪:马行走不停的样子;翼翼:有次序的样子。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
31、秣马厉兵: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32、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33、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34、光车骏马:装饰华丽的车马。
35、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36、青梅竹马: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37、竹马之友: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38、汗马功劳: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39、飞鹰走马:放鹰追捕和骑马追逐鸟兽。指打猎。
40、马上看花:指粗略行事,走马看花。
41、汗马之功:指战争中立下的功绩。
42、马鹿易形:出自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43、声色犬马: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44、马中关五:犹言鲁鱼亥豕。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45、马马虎虎: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46、马面牛头: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47、马龙车水: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48、马捉老鼠:比喻瞎忙乱。
49、马上房子:指当面赞成,背后反对。
50、马首是瞻: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带有马的成语 50句菁华
1、马不停蹄:比喻一刻也不停留的前进。
2、马如流水:形容人马熙攘。
3、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4、老马恋栈: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5、马空冀北:伯乐将冀北之良马搜选一空。比喻执政者善选贤才,无所遗漏。
6、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7、万马奔腾: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8、老马识途: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9、裘马轻肥:身上穿着软皮衣,骑着肥壮骏马。指生活富裕,放荡不羁。
10、按辔徐行:辔:马缰绳。轻轻按着缰绳,让马慢慢地走。
11、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12、效犬马力:效劳的谦词。意思是效犬马之劳。
13、见鞍思马: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14、马足车尘:比喻四处奔波,生活动荡不定。
15、匹马单枪: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现比喻行动没有人帮助。
16、马耳东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17、马角乌头: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18、马面牛头: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19、马如游龙: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20、泥车瓦马:见“泥车瓦狗”。
21、千兵万马:犹千军万马。
22、犬马之疾:谦称自己的疾病。
23、人仰马翻: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24、人语马嘶:人叫喊,马嘶鸣。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
25、戎马生涯:表示从事征战的生活、经历。
26、识涂老马:见“识途老马”。
27、束兵秣马:犹厉兵秣马。
28、四马攒蹄:表示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
29、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表示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30、驷马仰秣: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谓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31、铁马金戈:①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②谓战事,兵事。
32、休牛归马:亦作“休牛散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33、悬兵束马:见“悬车束马”。
34、倚马七纸:比喻文章写得快。
35、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战争。
36、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37、马中关五:犹言鲁鱼亥豕。
38、马面牛头: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39、人强马壮:支部队战斗力强或军荣很盛。
40、饮马投钱:比喻为人廉洁,不损公肥私。
41、指鹿为马:谓恃权专横跋扈,任意颠倒是非。
42、下马看花:比喻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
43、马角乌头: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44、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结束,不再用兵。
45、牛童马走:旧时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马走,犹仆役。
46、秣马厉兵: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47、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48、马毛蝟磔:蝟,同“猬”。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49、驷马莫追: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同“驷马难追”。
50、马齿徒增:马齿,看马齿就可以知道马的年龄,后来用以比喻人的年龄;徒,空空的,白白的。比喻自己的年龄增加了,而学问却没有长进,白白的度过了日子。
——带有马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
1、下马冯妇:以之比喻重操旧业的人。
2、以鹿为马: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
3、三马同槽: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也泛指阴谋篡权。
4、声色犬马: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5、脱缰之马:比喻没有了约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6、犬马之决:谓臣僚的果敢决断。
7、四马攒蹄: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
8、马尘不及:比喻赶不上,跟不上。
9、仗马寒蝉: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10、素车白马: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11、意马心猿: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12、驷马轩车:见“驷马高车”。
13、匹马一麾:一匹马一杆旗。形容勇敢善战。
14、马仰人翻:形容极忙乱或混乱的样子。
15、马上功成:指凭武功建国
16、驷马莫追:见“驷马难追”。
17、一马一鞍:比喻一夫一妻,白头偕老。
18、鲜车健马:见“鲜车怒马”。
19、野马无缰:没有拴上缰绳的野马。比喻任意行动,没有约束。
20、马齿徒长:见“马齿徒增”。
21、【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22、【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23、【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24、【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25、【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26、【招兵买马】徵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27、【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28、【非驴非马】形容不伦不类的东西。
29、【马不停蹄】比喻没有休息,不停留。
30、【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31、【单枪匹马】独自冒险直进,不依靠别人。
32、【万马奔腾】待日后补充。
33、【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34、驷马高车: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35、骑马找马:骑着马去找别的马。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36、金马玉堂:金马:汉代金马门,是学士待诏地方;玉堂:玉堂殿,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旧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
37、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38、童牛角马: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事物。
39、鞍马之劳: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40、溜须拍马:比喻讨好奉承。
——带有马字的四字成语 40句菁华
1、野马无缰:没有拴上缰绳的野马。比喻任意行动,没有约束。
2、匪匪翼翼:匪匪:马行走不停的样子;翼翼:有次序的样子。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
3、犬马恋主:喻臣下眷怀君上。
4、走马看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5、马尘不及:比喻赶不上,跟不上。
6、一马*川:*川:地势*坦的地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地。指广阔的*原。
7、马不解鞍: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8、马龙车水: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9、戎马倥偬:形容军务繁忙。戎:古代兵器的总称;戎马;借指军事;倥偬;事多;繁忙。
10、铁马金戈:①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②谓战事,兵事。
11、人强马壮:支部队战斗力强或军荣很盛。
12、马捉老鼠:比喻瞎忙乱。
13、马马虎虎: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14、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15、鞍马劳顿: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16、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17、马牛襟裾: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也比喻衣冠禽兽。
18、马毛猬磔: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后因以“马毛猬磔”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19、马耳东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20、马马虎虎:用来形容做事草率、随便,不负责任。
21、驷马轩车: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同“驷马高车”。
22、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23、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24、裘马声色:衣轻裘,乘肥马,醉心歌舞,迷恋女色。谓贪图享受,生活糜烂。
25、马咽车阗:形容车马繁多,非常热闹。
26、万马齐喑:喑: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
27、驷马高车: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28、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29、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30、洗兵牧马:洗擦兵器,喂养战马。指做好作战准备。
31、笔扫千军:形容笔力雄健,如同有横扫千军万马的气势。
32、鞭长莫及: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33、车尘马迹: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34、倚马千言:倚马:靠着战马。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千言立就。形容才思敏捷。
35、汗马功劳: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36、汗马之劳:①指征战的劳苦。亦指战功。②指用马运输的劳累。
37、马上看花:指粗略行事,走马看花。
38、马鹿易形:出自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39、声色犬马: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
40、马足车尘:比喻四处奔波,生活动荡不定。
——带有水字的诗句 50句菁华
1、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宋·岳飞《池州翠微亭》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5、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唐·李白)
6、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7、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查慎行)
8、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0、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1、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
1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7、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唐·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1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9、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宋·雷震《村晚》
20、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唐·李白
2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2、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3、天壤之间,水居其多。——宋·苏轼
24、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宋·雷震《村晚》
25、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宋·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6、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7、秋水横边簇远山,相对盈盈里。——宋·吴潜《卜算子·苕_水能清》
2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29、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30、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1、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32、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五代·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33、百川沸腾,山冢碎甭。高谷为岸,深谷为陵。——《诗经》
34、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白居易《长恨歌》
35、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汉·卓文君《白头吟》
36、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37、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8、天*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唐·白居易《白云泉》
39、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宋·杨万里《新柳》
40、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佚名《迢迢牵牛星》
4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2、清香闻晓莲,水国雨馀天。——唐·郑谷《中秋》
43、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44、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张元干《卜算子风露湿行云》
45、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46、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47、水园沁碧,骤夜雨飘红,竟空林岛。吴文英《扫花游送春古江村》
48、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49、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唐·柳宗元《饮酒》
50、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唐·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带明字的成语 50句菁华
1、明目张胆、先见之明、察察为明
2、明明赫赫、发明耳目、明敲明打
3、光明洞彻、自知自明、花明柳媚
4、明媒正娶、明推暗就、柳暗花明
5、聪明伶俐、明明白白、明鉴万里
6、背暗投明、赏罚严明、一晦一明
7、光明磊落: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8、聪明绝世:聪明到了极点,无人能与之相比。
9、弃明投暗:指抛弃光明的正确的,投向黑暗的错误的道路。与“弃暗投明”意相反,亦作“背明投暗”。
10、聪明智能:指智力过人,心思敏锐。
11、重明继焰:指光焰相继,长明不息。
12、连明彻夜: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同“连明连夜”。
13、春和景明: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14、是非分明:正确与错误十分分明。
15、暧昧不明:指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16、鬼瞰高明:指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同“鬼瞰其室”。
17、含糊不明:不清楚的意思。
18、白黑分明: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19、外简内明:指对人表面上简易,而内心明察。
20、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21、敬若神明: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22、深切着明:指深刻而显明。
23、明媒正礼:犹言明媒正娶。旧指正式婚姻。
24、明刑不戮:指刑罚严明,人民就很少犯法而被杀。
25、明日黄花: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6、聪明正直: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27、彰明昭著:犹彰明较著。
28、若明若暗:好象明亮,又好象昏暗。比喻对情景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
29、花明柳媚: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30、阳光明媚,音吐明畅,正大高明,明月入抱,锢聪塞明,
31、远见明察,高抬明镜,清正廉明,推宗明本,赏罚信明
32、黜幽陟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33、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34、绝顶聪明:绝顶:极端。形容异常聪明。
35、考绩幽明:考绩:考核官吏政绩;幽:昏暗;明:清白。指考核官吏政绩得失。
36、至圣至明:至:极。最神圣最贤明。旧时用以称颂帝王。
37、下落不明:下落:着落,去处。指不明白要寻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
38、高抬明镜: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等。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
39、暗察明访:察:细看,详审;访:寻访。指用各种方法调查了解情景。
40、明知故问:明明明白,还故意问人。
41、明目达聪:眼睛明亮,耳朵灵敏。形容力图透彻了解。
42、明月入怀:比喻人心胸开朗。
43、明扬侧陋:侧陋:之地位低下而才德兼备的贤人。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人。
44、明珠弹雀:用珍珠打鸟雀。比喻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45、明鼓而攻之: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46、明争暗斗:明里暗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各用心思,互相排挤。
47、明扬仄陋: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人。同“明扬侧陋”。
48、明枪容易躲,暗剑最难防,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49、明白了当 爱憎分明 明刑弼教
50、明哲保身 心明眼亮 另请高明
——带虎字的成语 50句菁华
1、敲山震虎:见“敲山振虎”。
2、潜龙伏虎:潜藏地蛟龙,潜伏地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
3、养虎留患:同“养虎自遗患”。
4、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地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地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5、羊质虎皮: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地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6、狼飡虎食:同“狼餐虎咽”。
7、养虎自残:见“养虎自啮”。
8、狼餐虎咽:见“狼餐虎咽”。
9、马马虎虎: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10、龙跳虎卧: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11、狼餐虎噬: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
12、谈虎色变: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13、鸱目虎吻:鸱:鹞鹰,一种猛禽;吻:嘴唇边。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
14、九关虎豹:比喻凶残的权臣。
15、龙跃虎踞:比喻超逸雄奇。
16、龙盘虎拏:虬曲苍劲的样貌。
17、龙行虎步: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一样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18、龙跳虎伏:犹言龙腾虎卧。比喻笔势。
19、燕颔虎颈:颔:下巴颏。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20、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十分危险。
21、饿虎之蹊
22、【纵虎归山】纵容恶人,让他回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地盘,再度危害他人。
23、【龙争虎斗】形容两强争斗,不相上下。
24、三人成虎
25、三夫成市虎
26、九阍虎豹
27、养虎自啮
28、如狼似虎
29、打死老虎
30、打马虎眼
31、放虎归山
32、敲山震虎
33、杨虎围匡
34、照猫画虎
35、熊据虎跱
36、燕颔虎须
37、狼飡虎食
38、生龙活虎
39、画虎不成反类犬
40、畏敌如虎
41、羊质虎皮
42、舄乌虎帝
43、虎头蛇尾
44、虎目豕喙
45、虎穴得子
46、虎穴狼巢
47、虎荡羊群
48、饿虎吞羊
49、麟角虎翅
50、龙行虎步
——带有图字的谜语 40句菁华
1、四季园中尽画幅——答案:图
2、蛟龙终非池中物——答案:图腾
3、四化规划——答案:昌图
4、企盼相会续前缘——答案:绘图
5、力求相似——答案:图像
6、夕阳如画·虾须格——答案:晒图
7、于飞之愿——答案:图腾
8、分明有意——答案:日月图
9、三十六计——答案:走势图
10、力争取胜——答案:努图克
11、王浚楼船下益州·上楼格——答案:金陵图
12、画龙点睛——答案:图书目
13、蒙娜丽莎——答案:西雅图
1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答案:圣图美
15、借箭十万用奇谋——答案:矢量图
16、画中笑弥勒——答案:哈佛图
17、为何烽火戏诸侯——答案:哈斯图
18、止博褒妃笑一声——答案:烽烟图
19、当年若贿毛延寿——答案:图形符
20、牛郎织女盼七夕——答案:星图集
21、及凌云处亦虚心——答案:高空图
22、不辞长作岭南人·掉尾格——答案:因果图
23、孙中山何以谋初次革命·卷帘格——答案:兴汉图
24、臣心一片磁针石——答案:图南日报
25、遗像——答案:不见是图
26、巴金搞错长幼序——答案:图文混排
27、相如一曲凤求凰——答案:汉图卓娃
28、中华欲崛起——答案:龙·图腾
29、存心改变旧河山·卷帘格——答案:新疆图志
30、户户盼团圆——答案:家具图集
31、王嫱不贿毛延寿——答案:图像失真
32、笔钝难涂鸦——答案:有利可图
33、方篱冬尽露残花——答案:图穷匕现
34、奖品一幅画——答案:有利可图
35、摊开折扇求人字——答案:大展鸿图
36、赏心悦目画中诗——答案:可视图文
37、久有凌云志·双钩格——答案:高空图上
38、云程有路志是梯——答案:高空图上
39、一一垂丹青——答案:两张挂图
40、一览河山图画中——答案:全张图纸
——带有山字的诗句有哪些 40句菁华
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5、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王维《终南山》
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7、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8、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9、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张旭《山行留客》
10、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1、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社日》
12、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13、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14、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1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16、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
1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8、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19、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20、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21、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唐·杜甫《登楼》
2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23、引之于山,兽不能走——唐·牛殳《琵琶行》
2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魏晋·曹操《短歌行》
2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26、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近代·*《沁园春·雪》
27、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宋·梅尧臣《鲁山山行》
28、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唐·白居易《长恨歌》
29、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30、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现代·*《沁园春·长沙》
31、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宋·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3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南北朝·佚名《木兰诗/木兰辞》
33、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汉·卓文君《白头吟》
34、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先秦·佚名《山有扶苏》
35、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36、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37、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唐·杜牧《山行》
38、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明·李梦阳《汴京元夕》
39、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清·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40、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马的常用成语 40句菁华
1、仗马寒蝉: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2、招兵买马: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后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3、走马看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4、意马心猿: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5、倚马七纸:比喻文章写得快。
6、燕昭好马:燕昭王喜爱骏马。后作求贤之典。
7、以渴服马:使马忍渴受训,从人驱遣。比喻用苛政治民,不能使人真心顺服。
8、饮马长江: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谓渡江南下进行征伐。
9、饮马投钱:比喻为人廉洁,不损公肥私。
10、跃马弯弓:〖释义〗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
11、下马冯妇:以之比喻重操旧业的人。
12、鲜衣怒马:美服壮马。谓服饰豪奢。
13、朽索驭马:用腐烂的绳索驾驭奔驰的马。形容倾覆的危险十分严重。多含戒惧之意。亦作“腐索御马。”
14、选兵秣马:选好兵器喂饱战马。指作好战前准备。
15、问牛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16、乌头白马生角: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17、乌头白,马生角: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18、天粟马角:天雨粟,马生角。谓不可能实现的事。
19、塞翁失马: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20、束马悬车:束马:把马蹄包起,防止马滑倒;悬车:把车子钩牢,以防脱落。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
21、士饱马腾:军粮充足,士气旺盛。
22、四马攒蹄: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
23、塞翁得马: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24、塞翁之马:塞马。
25、散马休牛:《书·武成》:“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传引《乐记》:“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后称不兴战事为“散马休牛”。
26、善马熟人:良马与武艺精熟的勇士。
27、神龙马壮:喻身体健壮、气宇轩昂。
28、食马留肝:《史记·封禅书》:“文成(少翁)食马肝死耳。”司马贞索隐:“案:《论衡》云:‘气热而毒盛,故食走马肝*。’”又《汉书。儒林传·辕固》:“辕固,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于上前……于是上曰:‘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
29、识涂老马:见“识途老马”。
30、识途老马:认识路的老马。比喻对某种事物熟悉有经验的人。
31、驷马高门:《汉书·于定国传》:“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后以“驷马高门”谓门第显赫。
32、驷马莫追:见“驷马难追”。
33、驷马仰秣: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谓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3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35、射人先射马:比喻作事要抓住要害。
36、人仰马翻: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37、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38、人强马壮: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
39、犬马之养:供养父母的谦辞。
40、求马于唐肆: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
——写带有云字的词语 30句菁华
1、野鹤闲云: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2、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3、云净天空:比喻事情办得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4、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5、水流云散:比喻时过境迁,人各一方。
6、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7、云集景附: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
8、云集响应: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9、瞻云陟屺:陟:升,登;屺:没有草木的山。望云登山。比喻非常思念亲人。
10、闲云孤鹤:漂浮的云,孤飞的鹤。比喻无拘无束、来去自如的人。
11、云泥之差:云在天,泥在地。指相差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高低差别远殊。
12、巫山云雨: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13、云程发轫: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14、青云直上:青云:指青天;直上:直线上升。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
15、落纸云烟:笔墨落到纸上如同云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或诗文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16、雾鬓云鬟: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形容女子发美。
17、流水行云: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18、高唱入云:原形容歌声嘹亮,直上云霄,后也形容一种论调或消息社会上传说很盛。
19、云泥之别: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20、云消雾散: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21、云开见天:乌云消散,重见天日。比喻社会由乱转治,由黑暗转向光明。
22、冠盖如云: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23、浮云富贵:浮云:飘浮的云彩。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24、开云见日:开:散开。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25、河清云庆: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祥瑞的象征。
26、云蒸龙变: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27、云屯鸟散:如云聚集,如鸟飞散。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
28、风靡云蒸:风靡:风行;蒸:上升。比喻事物迅速而普遍地出现。
29、云屯飙散:聚集如云,分散如风。形容来往迅疾。
30、耸入云霄: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