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墨子
2、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墨子
3、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墨子
4、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墨子
5、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墨子
6、子墨子曰:“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墨子
7、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子
8、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墨子
9、重不为不义攻国。——墨子
10、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
11、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墨子
12、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墨子
13、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墨子
14、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
15、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
16、义人在上,天下必治。——墨子
17、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墨子
18、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墨子
19、举物而闇,无务博闻。
20、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
21、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22、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
23、繁饰有命,以教众愚朴之人。
24、譬犹使人负剑,而求其寿也。
25、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26、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27、原浊着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28、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
29、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30、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
31、故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
32、爱人者,此为博焉;利人者,此为厚焉。
33、而天下皆曰其力也,必不能曰我见命焉。
34、且夫义者政也,无从下之政上,必从上之政下。
35、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36、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老殿赏,量功而分禄。
37、虽使鬼神请亡,此犹可以合欢聚众,取亲于乡里。
38、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39、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40、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墨子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原文: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墨子·修身》
3、原文: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4、原文: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墨子·法仪》
5、原文: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分议者延延,而支苟者詻詻,焉可以长生保国。——《墨子·亲士》
6、原文:磨顶放踵,死不旋踵,利天下而为之。
7、原文: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8、原文: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9、本不固者末必几。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
10、染千苍则苍,染于黄刚黄。——墨子
11、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
12、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墨子
13、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墨子
14、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15、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16、俭节则唱,淫佚则亡。
17、原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18、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墨子
19、天之爱天下之百姓。——墨子
20、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
21、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墨子
22、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墨子
23、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墨子
24、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5、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墨子
26、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墨子
27、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墨子
28、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墨子
29、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墨子
30、天之爱天下之百姓。
31、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32、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
33、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34、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
35、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36、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37、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38、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39、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40、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墨子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兼相爱,交相利。 (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墨子
2、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3、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墨子
4、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
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
6、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墨翟
7、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墨子
8、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 ——墨子 《墨子·小取》
9、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墨子
10、食者,圣人之所宝也。 ——墨子
11、天下有利则治,无义则乱 ——墨子
12、义,利也。(利是义的本质) ——墨子 《经上八》
13、兼相爱,交相利。
1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5、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16、是犹倮谓撅者不恭也。
17、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18、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19、非独国有染,士亦有染。
20、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
21、无,不必待有。说在有无。
22、染千苍则苍,染于黄刚黄。
2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24、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25、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26、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27、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28、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29、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也。
30、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31、节俭则昌,淫佚则亡。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32、虽使鬼神请亡,此犹可以合欢聚众,取亲于乡里。
33、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34、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菑犹未去也。
35、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36、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37、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
38、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
39、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40、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墨子名言 40句菁华
1、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尚贤。
3、万事莫贵于义。
4、非命。
5、非攻。
6、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墨子救宋
7、兼相爱,交相利。
8、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9、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10、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1、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
12、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13、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14、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15、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16、染千苍则苍,染于黄刚黄。
17、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18、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19、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20、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21、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22、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
23、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24、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
25、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心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26、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27、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28、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29、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30、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31、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页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32、无,不必待有。说在有无。
33、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
34、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35、原浊着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36、讲话不求多而求智,不求文采而求明察。
37、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38、看到别人需要帮助,即使面对危险,都会勇敢的站出来。这正是我们所说的“侠”。
39、若是上利天,中利鬼,下利人,三利而无所不利,是谓天德。故凡从此事者,圣知也,仁义也,惠忠也,慈孝也。是故聚天下之善名而加之。
40、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墨子的名言及解释 40句菁华
1、君得之,则必用之矣。——国君得到了我的学说,就必然会采用。
2、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不光染丝是这样,国家也会被染。
3、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信任的人不忠诚,忠诚的人不信任。
4、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做官虽然讲究才学,但还是以品行为本。
5、告子毁,犹愈亡也。——告子虽然诋毁我的行为,但还是胜过毫无毁誉。
6、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办丧事虽有一定的礼仪,但还是以哀痛为本。
7、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观焉。——我希望您结合他们的动机好结果来考察。
8、子务为义,翟又将予子天下。——你只要努力做义事,我还要把天下送给你。
9、是譬犹噎而穿井也,死而求医也。——这就好像口渴了才挖井,人死了才找医生。
10、不足以迁行而常之,是荡口也。——言论不能改变行动而又崇尚它,那就是说空话。
11、是犹三军北,失后之人求赏也。——这就好像三军打败战,落伍的人还要求奖赏一样。
12、是犹倮谓撅者不恭也。——这就好像自己赤裸着身体却指责别人掀起衣服不礼貌一样。
13、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是因为他们行事合理,行事合理来自于受到的熏染得当。
14、我贵其见我亦从事,不见我亦从事者。——我器重那个见到我做事,不见到我也做事的人。
15、绰非弗之知也,禄胜义也。——胜绰不是不懂得这些道理,而是他把俸禄看得比义还重要。
16、因人之家以为翠,恃人之野以为尊。——依靠别人的家产来养肥自己,依靠别人的天地来称尊。
17、不以人之所不知告人,以所知告之。——不把别人所不懂的告诉别人,把别人知道的东西告诉别人。
18、今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现今的士人用身于世,还不如商人使用一枚钱币时谨慎。
19、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也。——这是圣王的法则,治理天下的正道,不可不努力去做!
20、爱人者,此为博焉;利人者,此为厚焉。——关爱别人,这是最为博大的;使别人受益,这是最为深厚的。
21、百门而闭一门焉,则盗何遽无从入哉?——好比有一百扇门而只关上一扇,那么盗贼怎么就会没有地方进去呢
22、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最好是不失败,其次则是败了却还有办法成功,这才叫善于用人。
23、行为人筮者与处而不出者,其糈孰多?——出外周游为人算卦的人与坐在家里不出去的人,他们谁得到的粮食多?
24、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那么你应该鼓励我,为什么反而阻止我呢?
25、若得鼓而进于义,则吾义岂不益进哉。——如果能够擂鼓让天下的人都达到义,那么我的义难道不是更进一步了吗?
26、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声不是凭空产生的,赞誉也不会自己增长,只有成就了功业,名声才会到来。
27、教人学而执有命,是犹命人葆而去亓冠也。——教人学习却坚持有天命的观点,这就好像叫人包起头发来却有去掉了他的帽子。
28、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一种善行没有内心的支持就不会长久,一种行为如果得不到自身的了解就无法树立。
29、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以德行来排列位次,按官职来处理政事,按照劳绩来决定赏赐,衡量功勋二分给俸禄。
30、故时年岁善,*仁且良;时年岁恶,*吝且恶。——所以,在收成好的年头,百姓就仁义善良;遇到荒年,那么百姓也会吝啬而凶恶。
31、今施人薄而望人厚,则人唯恐其有赐于己也。——现在如果送给别人很少的东西,却希望人家回报很多的东西,那么,人们就会怕你再送东西给自己了。
32、是故凡大国之所以不攻小国者,积委多,城郭修,上下调和。——凡是大国之所以不攻打小国的,必定是由于这个小国粮食充足,城郭修筑坚固,上下和谐一心。
33、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无为仪者也。——凡事天下要考察有无的原则,必定是以众人的耳目所见所闻的实情以知有与无来作为标准的。
34、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所以,即使做很困难的事情,也一定能够达到目的,没听说过想达到自己的愿望,而能回避困难的。
35、君实欲民之众而恶其寡,当蓄私,不可不节。——国君若真的希望人口多而不希望人口少的话,如果要蓄养姬妾,就不能不节制。[说明∶老百姓也得有老婆生孩子,别抢人家的老婆]
36、君自以为圣智,而不问事,自以为安强,而无守备,四邻谋之不知戒。——国君自以为神圣聪明,而不去咨询官吏,自以为国家安定强大,而不注重防守,周围的邻国图谋侵略他却不知道戒备。
37、凡其为此物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凡是圣人制造的这些东西,无一不是有益于实用才去做的,所以使用财物不浪费,民众能够不劳苦,他兴起的利益太多了。
38、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所以江河不嫌弃小溪的水来灌注,就能汇成巨流。被称为圣人的人,不推辞难事,不违背物理,所以能成为天下的大人物。
39、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现在,对于做了很小错事的人,人们都知道他做错了并谴责他;对于犯了大的过错,以至于攻打别的国家的人,人们却不知道谴责他,反而跟着赞美这种行为,说这是义。
40、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关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必定会关爱他;给别人利益的人,别人也必定会给他利益;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必定憎恶他;残害别人的人,别人也必定残害他。
——墨子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3、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5、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6、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7、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
8、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9、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10、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11、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12、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13、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14、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15、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16、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17、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8、万事莫贵于义。
19、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20、备者,国之重也。
21、原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22、原文:择务而从事。
23、原文: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24、事无终始,无务多业。
25、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
26、其服不同,其行犹一也。
27、为义而不能,必无排其道。
28、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
29、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
30、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
31、交相钩,交相强,犹若相害也。
32、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33、我贵其见我亦从事,不见我亦从事者。
34、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
35、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
36、故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37、窃一犬一彘,则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
38、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39、世俗之君子,贫而谓之富,则怒;无义而谓之有义,则喜。
40、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2022精选墨子语录大全 30句菁华
1、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2、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3、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而之容;镜于人,则知凶与吉。
4、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5、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6、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7、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8、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9、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10、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11、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12、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
1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14、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15、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16、染千苍则苍,染于黄刚黄。
17、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18、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19、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20、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21、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22、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23、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24、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2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26、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孔子)交相贼,必得罚。
27、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28、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29、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30、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关于墨子的名言 30句菁华
1、非独国有染,士亦有染。
2、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3、厚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
4、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5、则天下所谓可者,未必然也。
6、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7、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8、是譬犹噎而穿井也,死而求医也。
9、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10、不以人之所不知告人,以所知告之。
11、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
1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
13、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赢饱则伪行以自饰。
14、夫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欲国无乱不可得也。
15、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16、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17、节俭则昌,淫佚则亡。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18、故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19、故时年岁善,*仁且良;时年岁恶,*吝且恶。
20、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21、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
22、故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
23、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24、然则不在古服与古言矣。且子法周而未法夏也,子之古非古也。
25、出则无衣也,入则无食也,内续奚吾,并为淫暴,而不可胜禁也。
2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27、爵位不高,*弗敬;蓄禄不厚,*不信;政令不断,*不畏。
28、死则即以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
29、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无为仪者也。
30、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