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6、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7、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8、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9、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1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1、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4、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6、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1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20、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1、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22、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2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6、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2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8、君子和而不流。——《礼记·中庸》
29、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3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31、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32、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3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34、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5、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3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37、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38、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39、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40、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传统的名言 50句菁华
1、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难获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能够再恢复的。怯懦无能和不懂人情世故是大家归给私家教育的过错,其实这并不是在家庭里面进行教育的必然结果,也并不是无法医治的毛病。如果说家里溺爱太过,常常使人懦弱无能,应该竭力避免,那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德行的缘故。 ——洛克
2、这种落于俗套的高贵和风雅是再*庸低劣不过的。 ——雨果
3、让一得百,争十失九。 ——马克
4、没有经过琢磨的钻石是没有人喜欢的,这种钻石戴了也没有好处。但是一旦经过琢磨,加以镶嵌之后,综们便生出光彩来了。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他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洛克
5、存在着一种出自内心的礼貌。它是变换了形式的爱心。由此产生出一种外部表现出来的最适宜的礼貌。 ——歌德
6、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 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
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八首》之一
9、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11、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法言学行》。
1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3、无论哪里,原则的基础就是传统。美国
14、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
15、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16、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
1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20、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1、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22、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23、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2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2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6、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27、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28、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9、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30、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31、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32、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33、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34、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5、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6、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37、假如传统或“世代相传”的意义仅是盲目地或一丝不苟地因循前人的风格,那么传统就一无可取。——艾略特
38、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劝兴》。
39、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佚名
40、贫而无诌,富而无骄。——子贡
4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42、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章》
43、疾学在于尊师。 --《各氏春秋·劝学》。
44、假如传统或“世代相传”的意义仅是盲目地或一丝不苟地因循前人的风格,那么传统就一无可取。--艾略特
45、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劝兴》。
46、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佚名
47、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孟子
48、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王符《潜夫论·赞学》
49、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礼记·学记》
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中华传统美德经典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2、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5、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7、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9、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0、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1、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13、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14、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1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6、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17、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8、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19、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20、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21、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24、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25、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2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7、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28、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29、做事当以勤为先,为官当以廉为鉴。
30、甘守清廉报国家,不为贪赃羞儿孙。——大张会
31、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情,情则无进。
32、乐自清中出,烦从贪里来。——宁莉
33、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34、让廉洁铭刻人生,把清白留在人间。——齐润芳
3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36、树若正直,能参天成伟材;人若正直,可明理识大局。——杨明干
37、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38、欲多则心散,心散则意衰。——王文秀
3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0、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3、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4、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5、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6、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9、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0、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1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2、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3、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14、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5、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6、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17、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18、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9、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2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2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23、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4、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25、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6、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27、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2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29、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30、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3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3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36、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7、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3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寸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
39、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4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中华传统文明礼仪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学礼完善自我,懂礼形神俱佳,守礼诚信社会,用礼耀我中华。——赵书,*民间文艺家协会*
2、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3、德必报,怨不仇。——赵谦
4、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5、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6、仁者爱人,为仁由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7、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8、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情感。
9、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0、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11、宝剑赠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
12、凡入人家,不可看人文字;凡吃饮食,不可拣择去取;凡人富贵,不可欢羡诋毁。
13、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14、入门休问荣辱事,观看容颜便得知。
15、立必正方,不倾听。
16、狎甚则相简也,庄甚则不亲。
17、来而不往非礼也。
18、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
19、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
20、礼仪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
21、敬让之道,君子之所以相接也。
22、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23、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
24、不以色亲人,情疏而貌亲。
25、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26、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27、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28、真正的文明在于每个人把自己应得的权利留给他人。
29、礼所以决嫌疑,定犹豫,别同异,明是非也。
30、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
31、礼者,人道之极也。
32、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
33、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民,政之大节也。
34、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35、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
36、一个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乔·斯威夫特
37、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38、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
3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40、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传统经典谚语 30句菁华
1、能种当时,不种二犁。
2、灯无油不亮,稻无肥不长。
3、雨夹雪、下不歇。
4、锅底无柴难烧饭,田里无粪难增产。
5、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6、天干三年吃饱饭,虫害一时饿死人。
7、种地不上粪,好比瞎胡混。
8、不是靠天吃饭,全靠双手动弹。
9、什么种子什么苗,什么葫芦什么瓢。
10、肥料虽是宝,无水长不好。
11、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12、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13、蓄水防旱,积谷防饥。
14、打轧机械转速高,检查调试必须搞。
15、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赢一步。
16、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拖着泰山走。
17、人有志,竹有节。
18、痘要结,麻要泄。
19、千树连根,十指连心。
20、过了八达岭,征衣添一领。
21、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22、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23、清贫常乐,浊富多忧。
24、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25、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
26、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
27、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28、人生不失意,焉能暴知己。
29、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
30、有钱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传统文化名人名言 30句菁华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3、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4、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0、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1、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12、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13、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5、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6、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7、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18、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19、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2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2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23、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2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5、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6、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2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保护传统文化的名言 30句菁华
1、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2、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3、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维护*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
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
6、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7、扬传统文化 做有道德的人
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0、莫以善小而不为 莫以恶小而为之
11、学古人文化,成今人圣德。
12、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
13、留住历史天地间,再现华夏五千年。
14、*的文化,世界的遗产。
15、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16、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17、传统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18、复古代文化,展今朝风采。
19、扬智者之帆,行慧者之路。
20、传承国学精华,陶冶精神情操。
21、传播古典文化,成就华夏修养。
22、学古人的智慧,致今天的财富。
23、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
24、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25、传播传统文化,修身美家*天下。
26、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
27、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
28、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创造人类先进精神文明。
29、传承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30、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关于传统文化的名言 30句菁华
1、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3、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4、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8、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1、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4、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15、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9、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2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21、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22、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3、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4、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2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2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2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28、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2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