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2、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
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5、相看两不厌,仅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6、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1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1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1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魏晋·曹操《短歌行》
13、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宋·梅尧臣《鲁山山行》
1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5、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五代·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16、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1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8、一重山,两重山——五代·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19、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唐·杜甫《兵车行》
20、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宋·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2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刘禹锡《望洞庭》
2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24、*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25、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2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7、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29、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30、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31、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李叔同《送别》
3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33、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34、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李白《关山月》
3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36、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37、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38、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39、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40、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41、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南北朝·徐陵《关山月》
4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二首》
4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44、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45、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宋·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46、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夜泊枫江》
47、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48、山灵护得神祠在,苔蚀秦碑古树阴。——汪元量《泰山》
49、流黄山火著,碇石索雷鸣。——贯休《送僧归日本》
50、种豆南山下,雨多落为萁。——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51、见了庐山想此贤,此贤见了失庐山。——杨万里《寄题刘疑之坟山壮节亭,用辘轳体》
52、楼中占尽南山了,更占西湖与北山。——杨万里《题南屏山兴教寺清旷楼,赠择讷律师》
53、借问庐山三峡,与此飞流溅沫,今日定谁雄。——倪偁《水调歌头·昨夜狂雷怒》
54、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李白《送别》
55、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苏轼《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56、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王涯《秋思赠远二首》
57、白首同归人不见,黄山依旧月明中。——黄庭坚《宿黄山》
58、肃城邻上苑,黄山迩桂宫。——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应令》
59、楼台新紫气,云物旧黄山。——郑谷《回銮》
60、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朱元璋《庐山诗》
——带山字的诗句 50句菁华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6、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0、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1、竹喧归浣女,山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1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13、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15、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16、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赠孟浩然》
17、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18、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寇准《咏华山》
19、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0、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21、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22、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23、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李叔同《送别》
24、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26、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唐·罗隐《蜂》
27、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唐·王维《鹿柴》
28、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唐·王维《送别》
29、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二首》
31、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宋·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3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维《鸟鸣涧》
3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3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夜泊枫江》
35、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王维《辋川集·华子冈》
36、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37、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38、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三》
39、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王维《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40、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王维《题友人云母障子(时年十五)》
41、山月晓仍在,林风凉不绝。——王缙《别辋川别业》
42、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43、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许浑《谢亭送别》
44、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4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6、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怨》
47、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王守仁《登大伾山诗》
48、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李白《岘山怀古》
49、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温庭筠《题卢处士山居》
50、山重叠。悬崖一线天疑裂。天疑裂。断碑题字,苔痕横啮。纳兰性德《忆秦娥·山重叠》
——带山的诗句 50句菁华
1、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2、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7、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8、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0、山滴岚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净无泥。——姜彧《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
11、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1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13、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4、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宋·陈与义《登岳阳楼》
15、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6、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宋·欧阳修《画眉鸟》
17、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南北朝·吴均《山中杂诗》
18、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19、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唐·王勃《山中》
20、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五代·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2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唐·卢纶《长安春望》
22、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宋·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23、*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4、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25、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26、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赠孟浩然》
27、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8、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29、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王维《画》
30、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3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2、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三》
3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34、罗带同心结未成。——林逋《相思令·吴山青》
35、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36、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37、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唐·王维《送别》
38、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清·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39、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宋·林升《题临安邸》
40、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唐·白居易《卖炭翁》
41、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宋·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42、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43、颇闻黄山最奇秀,紫翠六六堆孱颜。——李弥逊《将至徽川道中花》
44、庐山试问高多少,欲望西川万里桥。——洪咨夔《阻风呈赵史君三绝·迟速乘除转晚飚》
45、依旧庐山当左阖,新添濠水注前川。——项安世《西坡》
46、黄山有瑶草,可以饵之长不老。——焦焕炎《题黄山送别图》
47、黄山孤山,不孤而孤,孤而不孤。——*《题刘海粟作古松图》
48、黄山天半卅六峰,包含云海蟠奇松。——姚鼐《舟中望板子矶以南山势甚奇因题长句》
49、庐山道士夜携琴,映月相逢辨语音。——卢纶《河口逢江州朱道士因听琴》
50、庐山瀑布三千仞,画破青霄始落斜。——曹松《送僧入庐山》
——带山的古诗 40句菁华
1、《建中癸亥岁奉天除夜宿武当山北茅*村》
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其一》
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短歌行》
7、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
8、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
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10、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古风·其十九》
1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1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13、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1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5、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16、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山。——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7、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1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19、《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20、《登峨眉山》
唐·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21、《咏华山》
宋代: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22、《登大伾山诗》
朝代:明代
作者:王守仁
原文:
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
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
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
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
23、《和职方殷郎中留滞江汉初至南宫,呈诸公并见寄》
[唐]权德舆
十载别文昌,藩符寄武当。
师贞上介辟,恩擢正员郎。
藻思烟霞丽,归轩印绶光。
还希驻辇问,莫自叹冯唐。
24、《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作者:章谦亨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25、《题君山》
作者: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26、《建中癸亥岁奉天除夜宿武当山北茅*村》
[唐]戴叔伦
岁除日又暮,山险路仍新。
驱传迷深谷,瞻星记北辰。
古亭聊假寐,中夜忽逢人。
相问皆呜咽,伤心不待春。
27、《绝句》
宋·李清照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8、《青溪》
唐·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29、《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0、《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1、《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32、《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口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1、《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33、《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4、《天柱峰》
南宋·王十朋
女娲石烂苦难修,四海咸怀杞国忧。
谁识山中真柱石,擎天功业胜伊周。
描写山的古诗句
35、《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6、《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7、《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8、《春泛若耶溪》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39、《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写山的诗句 50句菁华
1、翠辇红旌去不回,苍苍宫树锁青苔。有人说得当时事,曾见长生玉殿开。《过骊山》作者:窦巩
2、暗将心地出人间,五六年来人怪闲。自嫌恋著未全尽,犹爱云泉多在山。《游仙游山》作者:白居易
3、苍苍五老雾中坛,杳杳三山洞里官。手护昆仑象牙简,心推霹雳枣枝盘。春飞雪粉如毫润,晓漱琼膏冰齿寒。渐恨流年筋力少,惟思露冕事星冠。《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作者:包佶
4、粗衣粝食老烟霞,勉把衰颜惜岁华。独鹤只为山客伴,闲云常在野僧家。丛生嫩蕨粘松粉,自落干薪带藓花。明月清风旧相得,十年归恨可能赊。《忆庐山旧居》作者:处默
5、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6、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唐寅《言志·不炼金丹不坐禅》
7、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王维《终南山》
8、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9、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10、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 )
1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1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14、凝光悠悠寒露坠, 此时立在最高山。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5、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1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18、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
19、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2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1、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五代·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2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关山月》
2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4、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唐·白居易《长恨歌》
2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26、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贾岛《寻隐者不遇/孙革访羊尊师诗》
27、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刘禹锡《望洞庭》
2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29、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0、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31、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宋·黄庭坚《登快阁》
32、若似长安月蚀时,满城敲鼓声噒噒,青山飞起不压物,野水流来欲湿人——唐·牛殳《琵琶行》
3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4、寒威千里望,玉立雪山崇。
35、点空夸黛妒愁眉,何必浮来结梦思。惭愧二年青翠色,惹窗粘枕伴吟诗。《别君山》作者: 崔橹
36、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 —— 韦应物《郡内闲居》
37、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 徐凝《庐山瀑布》
38、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 —— 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39、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 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40、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41、庐山面目非难识,横岭侧峰皆是真。——楼钥《送一老住庐山归宗·庐山面目非难识》
42、庐山多名缁,过客礼白足。——苏辙《次韵孔*仲著作见寄四首·昔在京城南》
43、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李商隐《初入武夷》
44、意欲梦佳期,梦里关山路不知。——晏几道《南乡子·新月又如眉》
45、秋月朗朗关山上,山中行人马蹄响。——张籍《关山月》
4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7、*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4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49、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5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带梅的诗句 40句菁华
1、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宋·陆游《梅花绝句·其一》
2、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宋·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3、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宋·李清照《孤雁儿·世人作梅诗》
4、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唐·柳宗元《早梅》
5、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宋·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6、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宋·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有约》
8、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宋·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
9、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宋·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10、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宋·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11、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唐·罗隐《桃花》
1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其一》
13、梅定妒,菊应羞——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4、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唐·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闻笛》
15、一声谷鸟穿林出,数点梅花满院香。——钱时《睡起即事》
16、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
17、*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真德秀《蝶恋花·*月桥花半吐》
18、蝶采花成蜡,还将蜡染花。一经坡谷眼,名字压群芳。——王十朋《蜡梅》
19、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郑板桥《山中雪后》
20、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鲍照《梅花落·中庭多杂树》
21、枫叶晚林终日醉,梅花腊峤几时春。——李流谦《忠州》
22、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白梅》
23、小梅风韵最妖娆。开处雪初消。——晏几道《诉衷情·小梅风韵最妖娆》
24、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赵显宏《昼夜乐·冬》
25、离魂难倩招清此,梦缟衣、解佩溪边。——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26、江梅谷寻树槎牙,雪片飘零梅片斜。——郑会《梅花》
27、今日柴门又冬至,野梅花下独沉吟。——邵亨贞《至日有寄南金兄奉寄》
28、雪中梅下与谁期,梅雪相兼一万枝。——李商隐《莫愁》
29、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道源《早梅》
30、瀑布空山月,梅花破屋春。——张羽《诗穷》
3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32、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苏轼《洞仙歌·江南腊尽》
33、越梅半拆轻寒里,冰清淡薄笼蓝水。——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34、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35、却忆西湖湖上寺,梅花如雪竹如云。——杨万里《过京口以南见竹林》
36、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37、半有和风到窗纸,不知是雪是梅花。——郑会《梅花》
38、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39、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40、*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带草字的诗句 40句菁华
1、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2、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4、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5、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
8、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
9、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0、河里无鱼水自清,疾风劲草子阳名。
11、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12、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13、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14、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15、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16、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1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8、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19、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20、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宋秦观《八六子》
21、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清袁枚《偶作五绝句》
22、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宋晏殊《踏莎行》
23、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赋》
24、微质已知烦雨露,寸心终欲报春晖。宋李纲《咏草》
25、雨中草色绿堪染。王维《辋川别业》
26、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27、花易凋零草易生。苏舜钦《题花山春壁》
28、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29、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李峤《萱》
30、气暖禽声变,风恬草色鲜唐林滋《春望》
3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32、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唐韩愈《春雪》
33、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魏晋王粲《七哀诗三首其一》
34、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唐刘禹锡《始闻秋风》
35、当年得意如芳草宋辛弃疾《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36、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37、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38、劲草不倚于疾风,零霜则变;青葵善迎于白日,宇暧斯迷。
39、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40、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描写山壮观的诗句 40句菁华
1、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神交作赋客,力尽望乡台。衰疾江边卧,亲朋日暮回。白鸥元水宿,何事有馀哀。《云山》作者: 杜甫
2、若到江州二林寺,遍游应未出云霞。庐山瀑布三千仞,画破青霄始落斜。《送僧入庐山》作者: 曹松
3、处处看山不可行,野花相向笑无成。长嫌为客过州县,渐被时人识姓名。《春日南山行》作者: 陈羽
4、反照前山云树明,从君苦道似华清。试听肠断巴猿叫,早晚骊山有此声。《和行简望郡南山》作者: 白居易
5、巫山苍翠峡通津,下有仙宫楚女真。不逐彩云归碧落,却为暮雨扑行人。年年旧事音容在,日日谁家梦想频。应是荆山留不住,至今犹得睹芳尘。《巫峡》作者: 曹松
6、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有此观。——元·张养浩《登岳》》
7、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除邓天台后,*流莫可群。——江为《瀑布》
8、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明末清初·张岱《泰山》
9、青云直上九霄天,峭壁凌虚万丈渊;破雾穿云盘道险,蜿蜒曲折石桥连;崔嵬孤突龙崖秀,诡异峥嵘牯岭悬;岚影波光仙境界,登峰造极峙江边。——《赞庐山》
10、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11、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1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3、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15、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王维《终南山》
16、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1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1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19、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0、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21、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诗》
22、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宋·陈与义《登岳阳楼》
23、引之于山,兽不能走——唐·牛殳《琵琶行》
24、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明·夏完淳《别云间》
2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魏晋·曹操《短歌行》
26、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唐·王维《画》
27、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8、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五代·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29、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30、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宋·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31、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3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33、一重山,两重山——五代·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34、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唐·杜甫《兵车行》
3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近代·*《沁园春·雪》
36、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汉·佚名《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7、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8、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9、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0、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唐·卢纶《长安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