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2、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看飞花。——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3、闲中件件思,暗里般般量。——康海《雁儿落带得胜令·饮中闲咏》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5、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6、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7、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8、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9、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李白《长相思·其二》
1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11、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李白《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12、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
13、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郑燮《满江红·思家》
14、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辛弃疾《念奴娇·梅》
15、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16、何用慰相思,裁书寄关右。——李益《送诸暨王主簿之任》
17、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1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9、尽日相思罗带缓。
20、画船捶鼓催君去。
21、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22、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23、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24、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25、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26、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27、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28、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29、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生未展眉。
30、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3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32、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33、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34、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
35、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36、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
37、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38、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天不由我。
39、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0、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古人名言 40句菁华
1、人悄悄,帘外月胧明。——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3、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王士祯《江上》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6、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8、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崔郊《赠去婢》
9、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10、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1、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12、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
13、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14、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念花·春暮》
15、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16、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虞集《挽文丞相》
17、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梦。——韦庄《女冠子》
18、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19、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0、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苏轼《纵笔》
21、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2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23、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古意/独不见》
24、学不可以已。
25、不迁怒,不贰过。
26、有志者,事竟成。
27、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9、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30、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3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5、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当举也。
36、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37、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3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9、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4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古人诚信励志名言 40句菁华
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赛,英国作家
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3、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德国诗人
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战国思想家
5、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屈原,战国诗人
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周,战国哲学家
7、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韩婴,汉朝诗论家
8、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畅泉,晋朝隐士
9、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10、言不信者,行不果。 —— 墨子
11、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 孔子
12、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荀子
13、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子路》
14、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15、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魏徵
16、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17、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8、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19、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2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21、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22、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23、信用是成功的伙伴。——英国
24、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绪儒斯
25、一个人的信用和其钱柜里的钞票是成正比的。——玉外纳
26、诚信,是一朵花,是一朵开在我们心间、一朵易枯萎的花。我们需要用心血去浇灌它,用心去呵护它,它才会永远地盛开在我们的心灵。
27、诚信是古人崇敬的一种人格境界,它要求人们真实无妄,诚实无欺,诚信是一种人的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只有内心诚实,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
28、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29、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把春天衔来。
30、如今社会上,信用越来越受人关注。而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上,诚实信用的力量似乎越来越渺小。作为一代青年,必须坚守诚信的阵地,只有用诚信的美酒来酿造生活,才能活出无悔的人生。
3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32、失去了真,同时也失去了美。——别林斯基
33、处己、事上、临下、皆当以诚为主。——薛敬轩
34、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是一个文明,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而一个不讲诚信的人,人们就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个都要讲诚信!
35、不欺心;诚;不欺人。经济市场中,时常有一些不法的贩子,靠断斤缺量来谋取自己的利益,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欺骗了自己最真诚的心。也因此,这些人的做法最终得不到消费者的肯定,生意也少了,这是失信于人的代价。
36、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了生命。——法国
37、甚至上帝也助诚实勇敢者一臂之力。——米南德
38、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39、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
40、宁做诚信的傻子,不做虚伪的智者。
——古人读书的名言 40句菁华
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7、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8、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4、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
1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1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18、读书不独变气质,且能养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
19、读诸葛武侯《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20、《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游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
21、阅《水浒》至鲁达打镇关西,武松打虎,因思人生必有一桩极快意事,方不枉在生一场,即不能有其事,亦须著得一种得意之书,庶几无憾耳。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3、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高尔基
24、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5、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 巴金
2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7、多读书,读好书,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想,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 冰心
28、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严如玉。
29、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2、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5、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清)袁牧
36、读书要玩味。(宋)程颢
37、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牧
38、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元)许名奎
39、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宋)程颢
40、多读书,读好书,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想,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 冰心
——古人经典人生哲理语录 40句菁华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5、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7、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9、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10、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11、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1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6、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17、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18、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2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2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3、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2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3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31、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32、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管子形势解》
33、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34、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
35、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36、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孔子)
3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38、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39、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
40、杨朱之道,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孟子)
——古人教子格言 40句菁华
1、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5、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6、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9、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
1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
13、须知孺子可教,勿谓童子何知。(《增广贤文》)
14、养不教,父之过。(《三字经》)
15、居家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增广贤文》)
16、能师孟母三迁教,定卜燕山五桂芳。(《增广贤文》)
17、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增广贤文》)
18、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增广贤文》)
19、进德修业依于经史
20、忍耐一时便觉无事
21、尽其人事以听天命
22、让孩子有机会真正作决定。
23、认真地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
24、孟子的教育理想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按照孟子的标准,现代人都是小矮人。
25、如果事业型父母双方都无法陪伴孩子,就必须为孩子寻找合适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家庭教师,而不是简单地把孩子移交给祖父母或保姆。
26、性格好的标准是“文明其精神”,身体好的标准是“野蛮其身体”,学习好的标准是“自学自得”。
27、谁能让孩子“动如脱兔,静如处子”,谁就掌握了教育的秘密。
28、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
29、培养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为重要。
30、家长养成合理的行为习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去做。
31、父母在自己担任家庭教育前最好是自己先学习教。
32、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
33、对孩子来说,家庭环境类似母亲的子宫。母亲的子宫是孩子的第一宫殿,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二宫殿。
34、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35、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
36、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孩子单独在一起。
37、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38、事业型父母必须有一个人在家里陪伴孩子,或者为孩子聘请家庭教师。
39、详细制定实验计划,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事情。
40、孩子挑食是从父母谈哪一个不好吃开始的。
——经典古人语录 40句菁华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2、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3、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7、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9、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10、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2、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1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1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6、花经雨后香微淡,松到秋深色尚苍。——袁枚
1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1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19、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
20、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2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3、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
2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25、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叶梦得
26、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家经》
2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28、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
2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30、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1、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3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3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35、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老子)
36、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37、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3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3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
40、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读书的古人名言 40句菁华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4、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7、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9、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10、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11、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
12、阅《水浒》至鲁达打镇关西,武松打虎,因思人生必有一桩极快意事,方不枉在生一场,即不能有其事,亦须著得一种得意之书,庶几无憾耳。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4、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1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8、书要读懂,先要不懂 现代 闻一多
19、仅在字母、文字和书页中浏览一番这不是读书。
2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5、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8、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29、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朱熹
32、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 《清诗铎·读书》
3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3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35、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6、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3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