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
2、【孺子牛】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
3、【地头蛇】强横无赖,称霸一方的人。
4、【露马脚】比喻无意中暴露出隐蔽的真相。据传,明太祖朱元璋年轻时与一位也是*民出身的马姑娘结了婚。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念马氏辅佐有功,封她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当时以“三寸金莲”为美,而马氏却长着一双未经缠过的“大足”。马氏为自己脚大而深感不安,在人前从来不将脚伸出裙外。一天,马氏游兴大发,乘坐大轿走上街头。有大胆者偷瞧,正巧一阵大风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赫然入目。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顿时轰动了整个京城。从此,“马脚”一词流传于世。
5、【破天荒】旧时文人常用来表示突然得志扬名。现在用来指从未有过或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出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四卷:“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日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天荒”本指混沌未开的原始状态。唐朝年间,荆南地区参加京城会试的考生,很多年竟没有一个考中。于是人们称荆南地区为“天荒”,把那里的考生称为“天荒解”。唐宣宗大中四年,荆南考生刘锐终于金榜题名,破了“天荒”。当时,魏国公崔弦镇守荆南,写信表示祝贺,并赠他70万“破天荒”钱。刘锐不肯接受崔弦所赠之钱,在给崔弦的回信中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
6、【贱骨头】指不自尊、不知羞耻或不知好歹的人。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人太生娇俏了,可知心就嫉妒。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的。可是个贱骨头。”
7、【打擂台】参加摆擂台者的比武。比喻相互竞赛。擂台:比武而专设的台子。出自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那泰安山神州庙,有一等打擂台赌本事的,要与人厮打。”
8、【半瓶醋】比喻对某一门知识只是一知半解却好在人前卖弄的人。出自《古今杂剧·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
9、【并头莲】并排地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比喻恩爱的夫妻。又作“并蒂莲”。蒂:花或瓜果跟茎连接的部分。出自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池畔分开并蒂莲,可堪间阻又经年。”
10、【打圆场】调解纠纷,从中说和,使几方面都能接受,从而使僵局缓和下来。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亏得和尚打圆场,好容易才把那女人劝下的,所以同了他来。”
11、【单相思】男女之间只有单方面的爱恋思慕。也比喻双方中只有一方有愿望或热情。出自明·高濂《玉簪记·村郎闹会》:“只见些花落东风点绿苔,佩环声,归仙宅,单相思今空害。”
12、【满堂红】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绩或到处都很兴旺。明·洪楩《清*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红纸牌儿在当中,点着几对满堂红。”
13、【迷魂汤】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出自《全元散曲·点绛唇·赠妓》:“使了些巧心机,那里有真情实意。迷魂汤滋味美,纸汤瓶热火猥。”
14、【忘年交】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出自《南史·何逊传》:“逊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15、【眼中钉】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出自《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16、【壁上观】比喻坐观胜负而不帮助任何一方。壁:营垒。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17、【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出自明屠隆《昙花记讨贼立功》:“副帅好当前队,老夫愿步后尘。”
18、糊涂虫:指糊里糊涂,不明事理的人。
19、落水狗:指失势的坏人。
20、癞皮狗:指死皮赖脸,卑鄙无耻的人。
21、笑面虎:指外表和善,心地凶残的人。
22、狐狸精:指专事迷惑人的女人。
23、三脚猫:指技艺不精,一知半解的人。
24、出头鸟:指表现突出,才能出众的人。
25、孺子牛:指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26、丧家犬:指失去靠山,到处乱窜的人。
27、地头蛇:指独霸一方,欺压人民的人。
28、丑小鸭:指外表丑陋,实际大有前途的人。
29、夜猫子:指喜欢晚睡,深夜工作的人。
30、通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语句。《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老残游记》第十三回:"既是没才的这们少,俗语说的好,'物以稀为贵',岂不是没才的到成了宝贝了吗?"丁玲《一九三一年春上海》之一:"那是因为'主贤客来勤'。萧云几乎说出这句俗语来。"
——三字的谚语 30句菁华
1、打先锋:比喻带头奋进。
2、鸡毛店:条件差的客店。
3、万花筒:引人入胜的事物。
4、下台阶:(设法)摆脱困境。
5、台柱子:比喻集体中的骨干。
6、开洋荤:经历某种新奇事情。
7、解扣子:比喻解开思想疙瘩。
8、通关节:暗中**有权名人。
9、八辈子:形容时间久、程度深。
10、打圆场:调解纠纷,缓和矛盾。
11、打头阵:比喻冲在前面带头干。
12、鸿门宴:喻指加害客人的宴会。
13、挡箭牌:比喻推托或掩饰的借口。
14、画圆圈:不深入实际的官僚作风。
15、大熔炉:锻炼思想情操性情的环境。
16、满堂红:形容全面胜利或到处兴旺。
17、泡病号:小病大养或闹情绪长期歇假。
18、对台戏:比喻双方竞争的同类工作或事情。
19、活菩萨:比喻心肠慈善、救苦、救难的人。
20、卷铺盖:比喻被解雇或辞职,离开工作地点。
21、抬轿子:比喻为别人的利益奔走效劳或奉承吹捧。
22、红眼病:羡慕别人有名或有利而心怀忌妒的毛病。
23、唱高调: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24、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
25、踢皮球:比喻互相推诿,把应该解决的事情推给别人。
26、鬼门关: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
27、过干瘾:形容个人的欲望表面上接触了,实际上没有得到满足。
28、试金石:比喻可行的考验人的方法,也指对事物的检验方法和依据。
29、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30、炒冷饭(也说“抄现饭”):比喻重复已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没有新内容。
——三字网名女 30句菁华
1、半屿森
2、桃夭夭
3、散青丝
4、橘菇凉
5、末班车
6、嘟嘟嘟
7、失了你
8、迷你仙
9、枕山忧
10、枕边书
11、喜遇你
12、久伴我
13、病娇鹿
14、萌怪兽
15、囚于心
16、小晴天
17、烧喉酒
18、萌毙了
19、小瓶盖
20、恨离人
21、烂谎事
22、橘淮北
23、嗜好你
24、世俗姬
25、风过耳
26、落九天
27、归属感
28、风渐隐
29、软味酥
30、弯儿月
——伤感三字名 30句菁华
1、透心凉
2、落睫羽
3、矫情狗
4、孤人眠
5、诺冰凡
6、愿如初*
7、冷月宫
8、猫小咪、
9、孤心泪
10、醒几年
11、错错错
12、滥好人i
13、凉初透
14、将嘉良
15、忆相思
16、停丝蝶
17、旧人心
18、離人泪
19、故人叹
20、残烟舞
21、忆江南
22、心、狠疼
23、亡人墓
24、倾城傷
25、彼岸花
26、千寻你
27、洛倾颜
28、或伴你
29、孤心泪。
30、沐曦晨
——老三字经全文带拼音 40句菁华
1、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2、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拼音】yuē chūn xià yuē qiū dōng cǐ sì shí yùn bù qióng 【解释】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3、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4、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5、寒燠均 霜露改 右高原 左大海
6、有虫鱼 有鸟兽 此动物 能飞走
7、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8、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拼音】mǎ niú yáng jī quǎn shǐ cǐ liù chù rén suǒ sì 【解释】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9、匏土革 木石金 与丝竹 乃八音
10、曰*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协
11、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12、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
13、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14、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15、有国风 有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16、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17、尔雅者 善辨言 求经训 此莫先
18、左传外 有国语 合群经 数十五
19、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
20、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21、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22、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 王莽篡
23、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24、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25、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26、舆图广 超前代 九十年 国祚废
27、同光后 宣统弱 传九帝 满清殁
28、革命兴 废帝制 立宪法 建民国
29、古今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30、口而诵 心而惟 朝于斯 夕于斯
31、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32、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33、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34、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35、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36、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37、彼虽幼 身已仕 有为者 亦若是
38、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为人
39、幼习业 壮致身 上匡国 下利民
40、扬名声 显父母 光于前 裕于后
——三字经最全解释 30句菁华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3、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4、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5、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6、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7、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8、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9、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10、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11、曰*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12、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13、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14、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15、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16、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17、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18、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19、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20、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21、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22、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23、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24、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25、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26、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27、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28、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29、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30、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和含义解释 30句菁华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3、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4、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5、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6、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7、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8、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9、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10、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11、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12、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13、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14、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15、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16、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17、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18、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19、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20、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21、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22、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23、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24、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25、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26、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27、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28、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29、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30、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
——三字经全文解释完整版 30句菁华
1、三字经: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三字经: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3、三字经: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4、三字经: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5、三字经: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6、三字经:曰岱华,蒿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7、三字经: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8、三字经: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9、三字经: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10、三字经: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11、三字经: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12、三字经: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13、三字经: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14、三字经: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15、三字经: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16、三字经: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17、三字经: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18、三字经: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19、三字经: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20、三字经: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21、三字经: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2、三字经: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23、三字经: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24、三字经: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25、三字经: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26、三字经: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27、三字经: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28、三字经: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29、三字经: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30、三字经: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