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2、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李纲《病牛》
4、不惜罗襟揾眉黛,日高梳洗,看著花阴移改。——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5、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温庭筠《过五丈原》
6、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7、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8、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9、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10、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1、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12、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文及翁《贺新郎·西湖》
1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曲》
14、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陈与义《咏牡丹》
15、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6、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17、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18、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19、试听别语慰相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20、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屈原《国殇》
21、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2、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3、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
24、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25、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26、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7、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28、虢国夫人承主恩,*明骑马入宫门。——张祜《集灵台·其二》
29、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30、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爱国古诗词 50句菁华
1、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4、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6、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李白《千里思》
7、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烈士诗抄陈辉诗》
8、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9、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0、苟利国家生死似,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11、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2、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13、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适《塞下曲》
14、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
15、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和蕃》
16、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17、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18、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9、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20、以国家之务为己任。——韩愈
21、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
22、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范晔
23、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24、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25、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
26、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林逋
27、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文天祥
2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30、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3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61杜牧《泊秦淮》
3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61李贺《南园》
3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34、爱国如命,见义勇为。——蔡锷《致柏文蔚电》
35、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才有真进步。——鲁迅
3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3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38、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9、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40、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4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42、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43、短篷炊饮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4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45、不惜罗襟揾眉黛,日高梳洗,看著花阴移改。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46、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4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48、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49、鹧鸪天·上元启醮
5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爱国古诗词大全 30句菁华
1、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侯。——李商隐《富*少侯》
2、宁不知倾城与倾国。——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3、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5、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6、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7、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8、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元结《贼退示官吏》
9、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10、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12、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13、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温庭筠《过五丈原》
1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5、春来未有不阴时。——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16、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詹玉《醉蓬莱·归故山》
17、大家齐唱大风歌。——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8、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元好问《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
19、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20、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21、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22、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23、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24、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汪遵《咏北海》
25、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
2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7、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2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9、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3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关于爱国的格言和古诗词 30句菁华
1、我们法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的祖国的。——居里夫人
2、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3、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钱伟长
4、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6、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裴多菲
7、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
8、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那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奥斯特洛夫斯基
9、国既不国,家何能存!——杨靖宇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1、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
12、在许多问题上我的说法跟前人大不相同,但是我的知识得归功于他们,也得归功于那些最先为这门学说开辟道路的人。——*
13、每一个伟大人物的历史意义,是以他对祖国的功勋来衡量的,他的人品是以他的爱国行为来衡量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14、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边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果戈理
15、批评*家的公民是在含蓄地为国家作贡献。——詹姆斯·富布莱特
1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17、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1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9、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20、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21、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22、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2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4、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25、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张祜《集灵台·其一》
26、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赵孟頫《岳鄂王墓》
2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8、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29、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3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爱国的古诗词 50句菁华
1、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2、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詹玉《醉蓬莱归故山》
3、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4、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6、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7、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9、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10、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陆龟蒙《吴宫怀古》
11、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李白《千里思》
12、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13、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李白《阳春歌》
1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15、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16、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李白《鞠歌行》
1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8、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9、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0、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2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2、《塞下曲》
2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24、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25、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 / 和蕃》
26、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27、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
28、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0、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31、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2、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屈大均《秣陵》
33、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
34、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35、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岳飞
36、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37、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3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9、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温庭筠《过五丈原》
40、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41、一箫一剑*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漫感》
42、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43、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4、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45、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46、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4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
48、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49、少年行·弓背霞明剑照霜
作者: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50、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中秋的古诗词 30句菁华
1、小时不识月,胡作白玉盘“何不做一轮皎月,与玉兔相伴,不也清幽?一轮圆月心中挂,一块月饼嘴边尝,一方圆桌齐围坐,一家团圆心中乐。
2、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3、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人走离家远,中秋回家难。同在圆月下,千里共婵娟。
6、相思不减寸辉柔,莫负年来又一秋。也识今宵人隔远,为君勉力挂楼头。
7、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8、向晚堂前风拂袖,小院清香透,节气近中秋,玉魄冰轮,已在天云后。一纸遥思君泰否,岁岁情依旧,永念有斯人,至美银光,必得盈怀授。
9、快引清泉洗黑毫,涂鸦多少亦徒劳。应知明日无风雨,母子团圆月正高。
10、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11、檐外寒蝉忒无趣,又共鸣蛩语。人静夜无声,更任冰轮,转过花阴去。芳樽醉举西风度,何处相思曲。莫道是中秋,一缕孤魂,立尽寒凉聚。
12、悠悠南国,繁华散落,又是一年中秋,望碧空万里,星月争辉,水淼淼,残荷渐消。孤鸿声切,满树西风,只把思念熟透。
13、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5、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6、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7、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18、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19、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20、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21、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2、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23、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4、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25、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6、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7、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8、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29、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30、檐外寒蝉忒无趣,又共鸣蛩语。人静夜无声,更任冰轮,转过花阴去。芳樽醉举西风度,何处相思曲。莫道是中秋,一缕孤魂,立尽寒凉聚。
1、悠悠南国,繁华散落,又是一年中秋,望碧空万里,星月争辉,水淼淼,残荷渐消。孤鸿声切,满树西风,只把思念熟透。
——伤感古诗词名句 30句菁华
1、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2、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3、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6、*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7、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8、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9、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10、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11、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12、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13、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14、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1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16、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17、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18、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19、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20、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2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22、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23、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24、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25、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26、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27、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28、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
29、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3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