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3、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
4、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
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汉书》
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7、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虞韶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10、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汉书》
1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1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13、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汉书》
1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书》
15、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1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陆游
1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2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
23、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24、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6、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27、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
3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古代名言名句 50句菁华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周易·乾》(秦汉前儒家经典)]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6、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竹石》
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9、不可同日而语。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1、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汉·韩婴)
1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13、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1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5、—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南阳萧绎》)
16、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西厢记)
1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1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9、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冯梦龙)
20、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彭大翼)
21、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22、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23、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24、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25、酒香不怕巷子深。
26、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27、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28、志不可无,傲不可有,财不可贪,欲不可纵。
29、上清而无欲,则下正而民朴。
30、穷不忘操,贵不忘道。
31、身处膏脂,不能以自润。
32、大害必有小利为之媒,大利必有小害为之倪。
33、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34、众人重利,廉士重名。
35、意趣清高,利禄不能动也;志量远大,宝贵不能淫也。
3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7、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38、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3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46、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4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9、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管子形势解》
5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古代道德名言警句 30句菁华
1、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4、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
5、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6、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8、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0、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2、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
13、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
14、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
16、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颜渊》
1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
1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
1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
21、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2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3、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2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5、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7、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28、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29、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关于励志的古代名言 30句菁华
1、树欲静而风不止。
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0、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
11、俭,德之共了;侈,恶之大也。
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1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7、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18、读书过于易惰,文彩藻饰太盛则矫。
19、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2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2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7、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28、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2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30、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古代名人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2、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11、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1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1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14、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15、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16、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17、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1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1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2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2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2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24、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2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26、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27、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 唐、吴兢《贞观政要》
28、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 (刘禹锡《砥石赋》)
29、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刘禹锡《天论》)
3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3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32、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33、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34、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3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36、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3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38、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39、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40、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4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4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3、学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4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45、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46、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47、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4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49、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50、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古代名人的励志名言语录 40句菁华
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勤奋篇》
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4、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5、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6、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9、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1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1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
1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7、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9、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
22、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3、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24、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2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2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之战
2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28、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2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30、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3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3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3、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3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3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36、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白居易·长恨歌
3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3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3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0、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关于古代经典名人名言大全 30句菁华
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2、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 ——明·薛喧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错手足。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7、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0、有功于国家,即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宜吝;无功于国家,虽颦笑之微、敝绔之贱,亦勿轻予。——明.张君正
1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1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4、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15、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6、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1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18、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1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20、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2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2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24、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6、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2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9、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
3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关于道德的句子 30句菁华
1、要遵守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必须从小事做起,认真做好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2、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我们要扞卫道德,宣传道德,实践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希望我们都可以领悟道德的真谛,并且如人们所愿:让美好锦上添花,让腐朽化为神奇。
4、只争朝夕、自知之明、孜孜不倦、蒸蒸日上、凌云壮志、足智多谋、忠贞不渝、中庸之道、专心一志
5、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
6、做人,要有道德,不要尽干些伤天害理的事,要做个拾金不昧、顶天立地、做个光明磊落、问心无愧的人。
7、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8、人生就是那么回事,跟厨房一样腥臭。要捞油水不能怕弄脏手,只消事后干净,今日所谓道德,不过是这么一点。
9、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10、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11、道,本义是供行走的路,德,却不仅是登高、攀登,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更应包含美和善的一些行为标准。
12、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
13、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常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道德的种子在我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道德之花永远绚丽,绽放!
14、任何崇高的道德行为,都含有自我牺牲的因素,删除了自我牺牲,固没有孝道,也没有厚道,而且没有了爱。道德就成了一句空话。
15、当道德被人所淡忘社会多么广阔,而在道德的背后,却又无处不存在着黑暗。当人类将道德所淡忘,那黑暗的一面也就随之被放大开来。
16、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
17、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
18、持有道德的身份证,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社会中,很多人从小就进行素质教育。学校就是一个这样的机构,道德观也是每一个人必须树立的。
19、如果儿童任意地让自己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的礼仪。
20、教师真正的教养性表现为:学生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个引导他们攀登道德**的引路人,从他的话里听出他在号召他们成为忠于信念,对邪念不妥协的人。
21、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这种精神发展是由和谐的劳动产生的,它应当构成无产阶级社会公民区别于资产阶级社会公民的那种人的特质。
22、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生活、行为的准则规范,是做人的基本标准。有些人认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难,其实只有你去做了,就会发现原来很简单。
23、现代价值观必须摆脱自我与自私的束缚,跨越金钱与名利的栅栏,走出道德沦丧的怪圈,跳出明哲保身的沟壑,才能使道德之花绚烂,才能使助人为乐温暖人们的心。
24、这些道德模范,却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偶像,他们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常常的普通人。然而,也正是这群普通人,却用善举诠释着温暖,用*凡诠释着伟大。
25、商业是什么?商业的本质就是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获取最大利益,我是一个商人,做的事情就是在不危害社会的前提下为企业赚取更多利润。要一个商人又要赚钱又要宣扬道德,那不是商人,而是慈善家。
26、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27、老鼠正在房子里扒墙穿洞,但是他们不去检查猫的牙齿和脚爪,而要研究的却只是它是不是一只圣洁的猫,如果客观存在是一只虔诚的猫道德的猫,那就行了,决不计较它有没有别的才能,别的才能倒是不关紧要的。
2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9、托尔斯泰的思想也许是最高尚的哲学,最伟大的利他主义,不过这种思想对生活来说却不适用。有成千累万的事例表明人们必须用侮辱来回报侮辱,不能不这样回报。到处都得有为个人的神圣权利的奋斗;如果不要这种奋斗,那就是不道德。
30、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必须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不能只讲动机不计效果,也不能只根据效果去判断其善恶。要注重道德认知,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注意实际行为的锻炼,在实践中增强道德情感、意志力。